南通網訊 經海安警方縝密偵查,通過在國內多個城市走訪取證,辦案刑警趕赴湖南長沙,成功打掉涉嫌以“購買股票期權”設套詐騙、涉案金額高達900多萬元的不法團伙。9月8日,記者從海安警方了解到,涉案的羅某、王某等26名犯罪嫌疑人,已被辦案民警悉數押解到海安并依法刑事拘留。目前,這起案件仍在警方進一步辦理之中。
今年6月的一天,海安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市民譚某報警稱:他于去年7月被人介紹到一個“炒股微信群”,隨后在所謂“指導老師”指導下,通過期權匯客戶端投資“個股期權”,結果被騙人民幣30萬元。
接到市民譚某報警后,海安市公安局予以高度重視,對偵查工作作出明確要求。刑警大隊迅速組織開展先期偵查工作,并抽調精干警力趕赴國內的上海、廈門、長沙等地,對涉案詳情展開調查取證工作。經過辦案刑警歷時兩個多月的縝密偵查,在形成相關證據鏈的基礎上,辦案人員基本查明了這起詐騙案件中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、人員結構、作案手段及藏匿地點。
案件偵辦過程中,海安市公安局領導對案件偵查工作的重要節點和進展極為關心,多次聽取案件偵查進展匯報,研究部署抓捕方案。
案件詳情水落石出后,海安警方立即組織收網工作。9月4日晚上,海安市公安局抽調由刑偵、網安、巡特警等組成的精干力量,組成專案抓捕組趕赴湖南長沙,確保嫌疑人員一個不漏網。9月5日,抓捕組辦案民警分成兩路,同時對兩個不法窩點發起包抄,在涉案現場一舉抓獲羅某、王某等26名詐騙犯罪嫌疑人。
警方審查中查實:自去年以來,這一不法團伙通過互聯網非法開設期權交易平臺,以所謂“購買股票期權”為由,對不明真相人員實施詐騙;至詐騙犯罪嫌疑人落網時為止,該犯罪團伙已騙得多名受害人900多萬元。
8日下午,我市一位證券專家介紹:證監會曾經提醒,某些互聯網平臺提供的非法的場外個股期權交易,沒有相應的金融業務資質,內控合規機制不健全,權利金要求過高,缺乏資金第三方存管機制,存在明顯風險隱患。這些平臺往往使用“高杠桿”“虧損有限而盈利無限”“虧損無需補倉”等誤導性宣傳術語,片面強調甚至夸大個股期權收益,弱化甚至不提示個股期權風險。投資者通過這些平臺參與場外個股期權交易,風險極大,若平臺存在欺詐行為或者發生“跑路”等風險事件,就會上當受騙遭受損失。
記者周朝暉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